2016-05-02

雲霧中,靜待傳承的林業技術

森林系畢業多年後,才接觸到林業最前線、最基本的技術 —「架線集材」。




若不是因為拍攝影片,我這輩子大概沒機會看到這技術的完整流程。



雲霧繚繞的棲蘭山,100線林道,是這次訓練與影片拍攝的位置。
身為森林人,跟現場作業的林業前輩真的很有話聊。從紅檜聊到柳杉,從日據時代聊到民國初期,從鏈鋸使用聊到跟山豬單挑。

然而笑料滿滿的閒聊,卻反映了台灣林業的嚴重問題。


面臨失傳的架線實作技術

這批在山上架線集材的前輩,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,是台灣少數能把架線集材這項工作從頭到尾施作的技術人員。由於台灣從1991年禁伐至今,卻變相的造成30-60歲的技術人員空缺。

前輩們說,要不是這些全套工作只有他們這一輩的會,要不是想透過課程與影像讓這門技術有個傳承,實在是不想來做,畢竟吃不消啊...

首先是工作期長,在集材(搬運木材)之前,工作大致為主柱、尾柱選定,滑輪、集材機架設,鋼索拉設,這不到20字的超簡單形容,卻耗費了4位前輩大約十多個工作天。

接著工作吃重,想像一下,每人平均搬運10-12公斤的鋼索滑車之後,還要爬到高空中作業。欸,這看起來應該是30-40歲的技術人員做的事啊!BUT,沒人就是沒人,老前輩也只能親自上場...



架線集材,不只是短短的「將伐區內所有原木以人力或機械轉移到架空集材線下方...」幾句話,而是大量現場經驗累積的技術。

也許現在還有機會將這樣的技術傳承下來,大概花個3-4年,讓前輩指導訓練也就差不多可以獨立運作了。
啊不訓練,以後會怎樣?也很簡單,要架線的時候,帶一批人到日本去訓練個3-4年吧!


==題外話==
前輩說,山上沒有路的地方,都是用架線的技術把怪手弄上去的!

台灣,你至少也自己生點林木出來吧

自己的國家自己救,自己的木材,當然也自己種。

每次說到要砍樹就會被罵,欸,先找找哪些人還要砍天然林,我也一起去鞭一鞭好嗎?保存天然林已經成共識,現存天然林就別動了,找一些可行的人工林,經嚴謹評估後也至少有些林木產出。不多但也能滿足一點點需求...

台灣每年國產材自給率不到1%,也許有人說沒關係進口就好。
(現在每年進口約600萬立方公尺)

這是什麼別人家的木頭砍不完的觀念...別人家木頭砍完了,或是不賣你怎麼辦?

又或者看你好欺負,沒事翻翻2-3倍,好不好?不好,不要買啊,去告我啊~
(台灣現在可以找國際法庭嗎?)

沒辦法,木材就是個民生用品。人生自古誰無屎,是誰拉屎不用紙。

在全世界都要降低自己碳足跡的年代,台灣還是好好的想一下如何減低部分自己的碳足跡吧。

網路上有非常多相關資訊,這兩篇不妨看看。

台灣真的需要一點點林業,台灣也真的有達到FSC的認證標準的林場,也有單位在進行台灣森林認證的規範。

那麼,我們為何不用呢?





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